新加坡航班近期接连发生空中盗窃案,机上安全问题引发关注。资深空服员透露,此类案件多为团伙作案,夜间航班尤为危险,乘客一旦下了飞机,很可能追究无门。
有15年飞行经验的乘务长郑姓空姐(40岁)受访时说,以空服人员的经验来看,一些小偷专挑长途“红眼航班”,因为方便转移赃物并转机。(档案照片)
《联合早报》1月13日报道,一名中国男子上月16日在从越南胡志明市飞往新加坡的酷航客机上,偷走三名乘客超过3000元。在被机警乘客识破后他还弃钱试图销毁证据,被判坐牢八个月。
新加坡警察部队上周也表扬一名在机上制止偷窃事件的乘客。警方注意到上个月15日和16日连续两天,在飞来新加坡的班机上都发生了窃案,机场警署将继续与航空公司合作,加强机舱安全,防范罪案。
《联合早报》记者联系上一名早前从中国上海来新加坡游玩的旅客,她讲述了在机上被偷走首饰和信用卡的经历。
不愿透露全名的束姓市场营销人员说,去年11月16日她搭乘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趟夜间航班飞来新加坡。航程中,她把随身物品都放进座位头顶的行李舱,自己曾睡着也有离开座位上厕所,结果下飞机后,发现价值约3000元人民币(约570新元)的三只戒指、一条项链和信用卡都不翼而飞。
据她描述,丢失的首饰都在一个收纳盒中,里面还有充电插头等杂物。丢失的信用卡则在钱包中。
她分析道:“我背的是一个双肩书包,包里的东西不少,除了收纳盒外,还有充电宝、衣物、纸质行程单。首饰和钱包并没有明显外露,显然是小偷精挑细选后偷走的。”
她随后向新航报失,不过职员告诉她并没有找到相关物品,空服员也告知她飞机上没装摄像头,无法做后续调查。
空服员:团伙犯案手段多
落地后发现再难追究
有15年飞行经验的乘务长郑姓空姐(40岁)受访时说,以空服人员的经验来看,一些小偷专挑长途“红眼航班”(指在深夜至凌晨时段飞行,并于翌日清晨或上午抵达目的地的客运航班),方便转移赃物并转机。
长途夜机客舱灯光会调暗,乘客活动较少,对小偷来说更容易下手。还有空中盗贼会特意搭乘须转机的两段航班,例如欧洲国家接亚洲国家,在第一段航段干案后就转机,让执法更加困难。
这名资深空服员也说,这类案件几乎都是团伙犯案,人数至少两人以上。“他们通常一人负责下手,另一人负责接手赃物,这样即使有人目击到小偷犯案也搜不到证据。”
她透露,空服员的训练中也有针对不法行为的标准处理程序,例如如何进行人证物证搜索及通知机长,组员之间也会交流经验,分辨哪些属于可疑行为。
“一直开行李箱或换座位,这些都是我们在客舱巡视时须留意的可疑行为。”
相关执法单位也可能会通过地勤人员,将可疑者的信息转交给空服员,把他们特意安排在靠近空服员的座位,以便就近观察。
郑姓空姐说:“一次我飞中东某航线时收到可疑者的姓名,令人意外的是,上机后我发现他们外表很普通,就像一对寻常年轻夫妻。”
她也说,一旦离开飞机便无法证明是在机上发生,执法将非常困难。“曾有同事在飞香港时,发生小偷以一叠纸掉包乘客一叠现金的事件,虽然失主在飞行过程中有检查,但因信封摸起来仍很厚实就放下了戒心。等他发现时,飞机已经落地,空服员很难介入协助。”
导游:中短程航班也可能有专业小偷
有20多年带团旅行经验的导游潘仁康(43岁)则说,廉价航空公司的短程航班上也有可能发生窃案,因为短程机票更便宜,甚至有人专门买机票,以在空中偷窃为生。
“专门买机票进行偷窃,是这些小偷的运营成本之一。短程方便他们脱手赃物,一下飞机就很难抓到了。”
他说,一般这些小偷会在大多数人睡觉的时候假装拿自己的行李,比起火车和汽车,飞机机舱更难发现这样的情况。多年来,他向来都建议团中旅客“财不外露”,贵重物品随身携带、尽量不要存放在座位顶部的行李舱内,还有要给箱包上锁。